最近很多小夥伴想了解少數民族運動會,今天小編專門整理了少數民族運動會的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詳細資料大全
- 2、少數民族運動會有哪些項目?
- 3、2022四川省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時間
- 4、第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在哪一年舉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詳細資料大全
一、運動會全稱和簡稱
1. 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2. 簡稱: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或第九屆民族運動會
二、主辦單位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國家體育總局 三、承辦單位
貴州省人民政府
四、比賽日期和地點
2011年9月10日至18日在貴陽市舉行。
五、競賽和表演項目
1. 競賽項目:
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龍舟、獨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腳競速、板鞋競速、武術、民族式摔跤(搏克、且裏西、格、北嘎、絆跤、希日木)、馬術(速度賽馬、走馬、跑馬射擊、跑馬射箭、跑馬拾哈達)。
2. 表演項目:
競技類、技巧類和綜合類。
六、參加單位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七、運動員資格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少數民族公民。
2. 經縣級以上醫務部門檢查證明身體健康者。
3. 符合相關競賽、表演項目單項規程的有關規定。
八、參加辦法
1. 以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為單位組成代表團。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代表團中要有本地區獨有的世居少數民族代表,確保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代表參加本屆運動會。
2. 代表團組團名額:第一次報名後,由主辦單位根據運動會規模和第一次報名匯總情況,統一確定名額。
3. 參加各競賽、表演項目的運動員、教練員、領隊的人數,按各單項競賽、表演規程執行。
4. 代表團領導和工作人員名額:代表團設團長1人,副團長不超過3人。凡參賽運動員總數在50人以下(含50人)的代表團,團領導和工作人員不得超過12人;運動員總數50人以上的代表團,團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基數為14人,每增加20名運動員可增加一名工作人員。
九、比賽辦法
1. 競賽、表演項目的比賽辦法,按各單項競賽、表演規程執行。
2. 比賽執行由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最新審定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規則。
十、錄取名次和獎勵
1. 競賽項目錄取前8名,前3名獲金、銀、銅獎,第4至第8名獲名次獎。集體項目頒發獎杯和獎牌,個人項目頒發獎牌。參賽不足3個隊(人)的競賽項目,取消比賽。表演項目頒發金、銀、銅獎。
2. 設“體育道德風尚獎”(評選辦法另發)。
十一、報名和要求
1. 第一次報名:各代表團將參加競賽、表演的項目和人數於2010年 11 月 31 日前報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
2. 第二次報名:各代表團根據主辦單位規定的名額,按要求逐隊、逐人、逐項認真填寫報名表,於2011年5月 31日前將報名表一式三份(須加蓋省級民族、體育主管部門公章及縣級以上醫務部門公章)分別報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網上報名直接報承辦單位。第二次報名截止後不得更改或補報。
十二、報到和離會
1. 各代表團可於2011年9月7日至9日期間報到,9月21日前離會。
2. 單項競賽項目規程對報到時間有規定的,按單項競賽規程規定執行。提前報到或延遲離會,所有費用自理。
3. 各代表團可派兩名聯絡員於9月5日報到,協助承辦單位安排本代表團的相關事宜。
4. 各代表團必須為本團成員購買運動會期間的人身意外保險並在報到時出具意外保險證明和健康證明。
5. 技術官員(仲裁委員、裁判長、裁判員)的報到時間另行通知。
十三、仲裁
1. 各競賽項目設仲裁委員會,由3人組成。
2. 仲裁委員會職責範圍、成員組成和工作方法按國家體育總局《仲裁委員會條例》執行。
十四、裁判
競賽和表演項目正、副裁判長及主要裁判員由主辦單位選派,不足部分由承辦單位按照要求推薦並報主辦單位審核批準。
十五、服裝要求
1. 各代表團的運動員均需備有民族服裝。
2. 運動員比賽服裝,按各項目規程、規則執行。
十六、比賽器材
1. 比賽所用器材按各項目規程、規則執行,比賽器材的品牌、型號另行通知。
2. 表演項目所需器材各代表團自備,如遇特殊困難,可與承辦單位協商解決。
十七、代表團團旗
代表團自備團旗兩麵,規格為2㗳米,顏色自定,旗上標明漢文全稱,自治區可並標實行自治的民族文字,不得有其他標誌。
十八、民族體育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
運動會期間對發展民族體育事業做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評選辦法另發)進行表彰,並邀請先進集體代表和先進個人觀摩本屆運動會。
十九、民族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
運動會期間舉辦民族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征集及評審辦法另發),並邀請與會代表觀摩本屆運動會。
二十、民族大聯歡
運動會期間舉行民族大聯歡,以促進各民族運動員之間的交流,展示運動會的民族特色。
二十一、解釋權
本規程解釋權屬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
少數民族運動會有哪些項目?
競賽項目有:舉重、拳擊、摔跤、短兵和步射;表演項目有:武術(分石擔、石鎖、弓箭術、彈丸、爬杆、跳板、木杠、皮條、沙袋、地圍、跳桌、筋鬥、疊羅漢、大武術、五虎棍、打術、跳術、跳繩、飛叉、中幡等22項)、騎術(各種馬上技巧表演9項)3大類。
特邀表演有:馬球、蒙古式摔跤、獅舞、雜技等。其中維吾爾族的踩繩(即達瓦孜)、蒙古族的摔跤、朝鮮族的跳板、回族的武術以及內蒙古騎兵的馬術等少數民族項目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擴展資料:
1982年9月2日-9月8日,由國家體委、國家民委主辦,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在呼和浩特市舉行了第2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本屆運動會曆時7天,來自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6個民族的863名運動員和教練員參加,其中少數民族運動員593人。
體育活動分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兩大類。競賽項目有:射箭邀請賽和中國式摔跤。來自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4省區5個民族的24名運動員參加了射箭的角逐並取得了優異成績。
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3個民族的56名業餘摔跤運動員參加了4個級別的中國式摔跤比賽,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摔跤人才。
表演項目有68個,分別由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6個少數民族的800多名運動員進行表演,其中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納西族的東巴跳、彝族的阿細跳月、高山族的背簍球、回族的鬥牛、藏族的“碧秀”。
土族的輪子秋、朝鮮族的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壯族的高空舞獅、維吾爾族的“達瓦孜”、哈薩克族的馬上拾銀、塔吉克族的叼羊、蒙古族的賽駱駝和賽馬、達斡爾族的“波依闊”等。
這些傳統的民族表演項目是由各民族的生產生活中產生和發展而來,各具特色,異彩紛呈,吸引了80多萬觀眾前來觀看。運動會期間,還舉辦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圖片展覽”,舉辦了有12000人參加的盛大聯歡晚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2022四川省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時間
四川省第十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分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兩類,競賽類項目共設置摔跤、射弩、押加、蹴球、陀螺、珍珠球、高腳競速、板鞋競速、民族武術、民族健身操10個項目,其中民族武術、民族健身操為新增項目;表演類項目分為競技類、技巧類和綜合類。賽事獎項共涉及11個大項、86個小項,每個小項均取前八名給予獎勵。[1]
2022年12月2日,四川省第十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涼山州西昌市開幕
第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在哪一年舉行的
第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在1953年舉行的。
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新中國剛剛誕生,就對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十分重視。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國家在天津市舉行了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
30年後,即1984年國家體委、國家民委將這次體育運動會定為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這項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為主的賽事活動便每4年一次地開展起來。參加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的,共有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漢族等13個民族的395名運動員。
競賽項目有:舉重、拳擊、摔跤、短兵和步射;表演項目有:武術、民間體育、騎術三大類;特邀表演有:馬球、蒙古式摔跤、獅舞等。其中維吾爾族的踩繩、蒙古族的摔跤、朝鮮族的跳板等少數民族項目給人留下可深刻印象競賽項目中有10名舉重運動員創造了國家新紀錄。
又挑選了90名優秀運動員進京連續表演了31場,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這屆運動會是在中國共產和人民政府的關懷重視下召開的,它不僅是建國以來的第一次民族形式的體育盛會,更是一次體現民族平等團結的體育盛會。
以上就是少數民族運動會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